2016-07-20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484) 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 ◆ 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 Iron and Steel, Shipbuilding and Coal Mining


明治工業革命遺跡:鋼鐵、造船和煤礦
這片遺址包括十一處地產,主要位於日本西南部。
這片建築群見證了日本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早期以鋼鐵、
造船和煤礦為代表的快速的工業發展過程。
這處遺址展示了十九世紀中期封建主義的日本從歐美引進技術,
並將這些技術融入本國需要和社會傳統中的過程。
這個過程被認為是非西方國家第一次成功引進西方工業化的示例。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449) 富岡製糸場と絹産業遺産群 ◆ Tomioka Silk Mill and Related Sites



富岡制絲廠及絲綢產業遺產群登錄範圍包含四處,
除了富岡制絲廠外,還有2個民間施設,以及風穴。
表現了法國的絲綢行業技術成功轉移到日本,
並在養蠶上的創新,成為19世紀末期的養蠶及生絲產業革新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也是日本躋身近代工業國家的關鍵。

富岡制絲廠被稱為「日本製造業的原點」,
建於明治5年的官營工廠富岡制絲廠,
是日本首間公營模範工廠,
目的是為了能生産大量的日本高品質生絲,
並將日本變成與世界各個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富裕國而興建。
建築物保存完好,巨大的建築物表現出,
西方與日本元素結合的日本特有工廠建築樣式。

另外2個民間施設「田島彌平故居」和「高山社舊址」。
「田島彌平故居」能表現出近代養蠶農戶的原型,
「高山社舊址」是養蠶技術教育機構。
而「荒船風穴」是利用從岩石縫隙吹出的冷風貯藏蠶卵,
成功突破了一年只可育蠶一次的限制。讓生絲能大量生產。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418) 富士山 - 信仰の対象と芸術の源泉 ◆ Fujisan, sacred place and source of artistic inspiration



富士山(信仰的對象和藝術的泉源)
富士山標高3376m高的成層火山,位於東京南西方約100公理的地方。
是日本人心中永遠的名峰。
富士山斷斷續續噴發和威嚴外型被有宗教靈感的人所擁護。
從以前開始,前來登拜象徵著死亡與復活。
因為相信著山頂上居住著浅間大神,所以形成了山腳下的浅間神社和御師的家。
除此之外,14世紀以來,富士山的美麗之姿被以多種樣貌呈現。
更是在19世紀初葛飾北齋的“冨岳三十六景”讓富士山展現於世界,
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362) 小笠原諸島 ◆ Ogasawara Islands




小笠原群島由聟島列島、父島列島、母島列島、火山列島、西之島共30多座島嶼組成,
覆蓋面積7393公頃。
島嶼自然景觀豐富多樣,是一種屬於極危物種的蝙蝠——小笠原大蝙蝠,
以及195種瀕危鳥類等大量動物棲息的家園。
約100種的陸生貝類被確認,90%以上的固有種。
在這些島嶼上已發現並記錄了441種當地特有的植物類群,
在其周邊水域中生活著種類繁多的魚類、鯨目動物和珊瑚。
小笠原群島的生態系統體現了一系列的生物進化過程,
主要表現在這裡不僅有著來自東南亞地區與西北亞地區的植物物種,
同時還生長著大量當地特有物種。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321) ル・コルビュジエの建築作品「近代建築運動への顕著な貢献」- 国立西洋美術館 ◆ The 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




勒‧柯比意建築作品,對現代建築運動的傑出貢獻。
是由勒‧柯比意所設計的17個建築物所組成,
一共分佈在七個國家,屬於跨國性的世界遺產,
這些建築作品的建造耗時半個世紀,
其中有位於印度的昌迪加爾國會大廈建築群、
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阿根廷的Dr. Pedro Domingo Curutchet的宅邸,
以及法國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等作品,
反映出現代運動在20世紀期間力圖運用新建築技術的發明。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277) 平泉 - 仏国土(浄土)を表す建築・庭園及び考古学的遺跡群 ◆ Hiraizumi - Temples, Gardens and Archaeological Sites Representing the Buddhist Pure Land


平泉文化遺產由5處遺址組成,其中包括聖山金雞山。
平泉中的遺址按照8世紀流傳到日本的佛教淨土宗的宇宙觀建成,
象徵著人們渴望死後往生的佛陀淨土以及此生的靜心之境。
11及12世紀時,平泉是日本北部地區與京都相抗衡的行政中心,
至今尚留存有當時府衙的遺跡。
結合了日本本土的自然崇拜與神道教的影響,
淨土宗發展出了日本獨特的規劃與園林設計理念。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246) 石見銀山遺跡とその文化的景観 ◆ Iwami Ginzan Silver Mine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位於本州島西南部島根縣的中央的石見銀山遺跡是一組山脈,
海拔600米,被深深的河谷截斷,以大型礦藏、熔岩和優美的地貌為主,
是16世紀至20世紀開采和提煉銀子的礦山遺址。
登錄的範圍從銀的開採到精鍊的過程的銀鉱山跡和山腳下的鉱山町,
進一部到將銀礦石運輸至海岸的運輸路線銀山街道,以及銀礦堆積和通往韓國和中國的港口城鎮等等。
灰吹法是通過運用尖端技術提煉出來的優質白銀和開採到的大量白銀,
一大部分在大航海時帶運往歐洲,
大大促進了16世紀至17世紀日本和東南亞經濟的整體發展,
促進了日本白銀和黃金的大規模生產。
石見銀山在江戶末期以後開採枯竭,雖然在1943年完全封山,
但600個開採坑到已級當時與銀山相關設施仍殘存下來。
礦山現在被濃密的森林所覆蓋。
遺址上還建有堡壘、神龕、部分山道運輸線以及三個運輸銀礦的港口城鎮。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193) 知床 ◆ Shiretoko




知床半島位於日本最北部的島嶼北海道的東北部,
包括半島中部到其頂端(知床岬)的陸地部分和周圍海域。
它是北半球低緯度地區受季節性海冰形成極大影響的海洋
和陸地生態系統以及生態系統生產力相互作用的突出典範。
對許多海洋性和陸地物種具有特別的重要意義,這些物種中,
有些是瀕危和地方性的,例如毛腿漁鴞和知床堇植物。
對於受到威脅的海鳥、候鳥、大量鮭類物種
及包括北海獅和某些鯨類在內的海洋哺乳動物而言,
知床半島在全球具有重要意義。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1142) 紀伊山地の霊場と参詣道 ◆ Sacred Sites and Pilgrimage Routes in the Kii Mountain Range




大峰、熊野三山以及高野山三座靈場坐落在紀伊山地茂密的森林中,
俯瞰太平洋,空海打開這3座修練靈場,
由熊野古道、大峯奥駈道和高野山町石道參拜古道連接奈良和京都兩個古都,
並且豋入於世界遺產中。
反映出根植於日本自然崇拜古老傳統的神道教與
自中國和朝鮮半島引入日本的佛教的相互融合。
該遺址(面積為495.3公頃)及其周圍的森林景觀是
1200多年來持續保留完好的聖山傳統的寫照。
這個地區連同其豐富的小溪、河流和瀑布仍然是日本現存文化的一部分,
每年吸引多達1500萬遊客來參拜和遊覽。
三個遺址內都有神殿,有些神殿甚至修建於9世紀。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972) 琉球王国のグスク及び関連遺産群 ◆ 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




該遺址群和建築群展示了琉球王國500多年的歷史(公元12世紀至17世紀),
做為中國、韓國、東亞與日本間貿易最重要的橋梁。
城塞建築集中於沖繩本島的中心、國頭到島尻有九個遺產被登錄。
雄偉的城堡遺址體現了那個時期琉球王國的社會結構,
而島上的宗教聖地則無言地述說著古代宗教形式到現代少有的延續。
在那500年中,琉球群島王國廣泛地與外界進行著經濟和文化交流,
從而造就了這一獨特的文化遺存。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913) 日光の社寺 ◆ Shrines and Temples of Nikko



幾個世紀以來,日光神殿和神廟與它們周圍的自然環境一直被視為神聖之地,
在世界遺產中登錄的二社一寺,分別為日光東照宮、日光二荒山神社和日光山輪王寺。
日光東照宮是徳川幕府時期的聖地,並展現出江戸時代傑出的建築和裝飾而聞名於世。
日光二荒山神社,展現了男體山、女峰山為中心的山岳信仰。
日光山輪王寺則傳承了1200年的法燈。
日光神殿和神廟登錄了絢爛豪華的103棟建築物群,
其中9棟為國寶與94棟為重要文化財,
周圍山林中的樹木生長茂盛、樹齡都超過360年以上。
山內一帶約50公頃被指定為國家史跡,另外約有370公頃的區域登錄於世界遺產中。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776) 厳島神社 ◆ Itsukushima Shinto Shrine




嚴島神社位於瀨戶內海島嶼,嚴島(舊名宮島)上,
自古以來一直是神道教的聖地。
島上的第一座神殿可追溯到公元6世紀。
12世紀平清盛時代是全盛時期。
現在見到的神殿中的主要殿舎建於公元13世紀,
自中世紀以來,周邊所興建的建築物受海水的侵蝕、
戰爭的摧毀,不斷修復至今。
協調有致的建築顯示了卓越的藝術水平和技術能力。
神社前景是海、背景是被稱為神之山的彌山,
神殿通過大海和高山不同色彩和形態的強烈反差,
完美地表達了日本人對於自然之美的理念,
也就是自然美和人類所創造美的融合。
前景的海與背後的森林區域,一同被列在世界遺產的範圍內。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775) 原爆ドーム ◆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Genbaku Dome)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原爆遺址)是1945年8月6日廣島原子彈爆炸區,
留下的唯一一處建築(前廣島縣產業獎勵館)。
通過許多人的努力,包括廣島市民的努力,這個遺址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一直保持著遭受原子彈襲擊後的樣子。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不僅是人類歷史上創造的最具毀滅性力量的象徵,
而且體現了全世界人們追求和平,最終全面銷毀核武器的願望。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734) 白川郷・五箇山の合掌造り集落 ◆ Historic Villages of Shirakawa-go and Gokayama




包括岐阜縣白川村的荻町、富山縣平村的相倉、
上平村的菅沼,三個集落。
地處山區,長期以來與外界隔絕。
這些村落的居民以種桑養蠶為生,
它們比一般農舍略大,為兩層結構,屋頂坡面很陡,
用茅草覆蓋,這種建築型態稱作合掌式建築。
建築型態能抵當地的大雪與惡劣的自然環境,
儘管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動盪,荻町、相倉和
菅沼這些村落依舊體現了當地人那種與自然生活環境和
社會經濟環境完美適應的傳統生活方式,而殘存下來。
這種集落景觀,很有特色,在日本是獨一無二的。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870) 古都奈良の文化財 ◆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奈良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
在那個時期,日本國家政府的結構確定了下來,
並且奈良到達了其鼎盛時期,成為日本文化的發源地。
古奈良的歷史遺跡「佛教廟宇、神道教神殿以及挖掘出來的帝國宮殿遺跡」
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紀日本首都的生動畫面,
深刻揭示了當時的政治及文化動盪和變遷。

平城京跡是第一的考古遺址。
710年在遷都前建造了前所未有的盛大規模,
如道路・市街地・宮殿・寺院等等。
794年平安京遷都後寺社隨著舊都而變得殘破。
然而春日原始森林被評為高價值的文化景觀。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688) 古都京都の文化財(京都市、宇治市、大津市) ◆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 (Kyoto, Uji and Otsu Cities)




古京都是仿效古代中國首都形式,於公元794年建立的。
從建立起直到19世紀中葉古京都一直是日本的帝國首都。
作為一千多年來日本的文化中心,古京都不僅見證了日本木結構建築,
特別是宗教建築的發展,而且也向世人展示著日本花園藝術的變遷,
現在日本的花園設計藝術已經對全世界的景觀花園設計產生了重大影響。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663) 白神山地 ◆ Shirakami-Sanchi




白神山地位於北本州秋田縣與青森縣的群山中,該地區人跡罕至,
保留了最後一個未被開發的寒帶西博爾德毛櫸樹森林遺跡,
西博爾德毛櫸樹曾經分佈很廣約170平方公里,幾乎覆蓋日本北部的所有丘陵和山坡。
做為東亞在冰河時期已後,新產生的山毛櫸林。
另外天然紀念物的黑啄木鳥與金櫻、特別天然紀念物的日本羚羊,
森林中還生活著黑熊、鬣羚和87種鳥類。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662) 屋久島 ◆ Yakushima




鹿兒島的最南端開始約60km的海面上,面積約有500平方公里的屋久島。
屋久島位於古北區和遠東生物區的交匯點,
約有20%一萬七百四十七公頃登錄於世界遺產中。
登錄地遇從亞熱帶到亞寒帶的植物,能見到被稱為屋久杉的日本固有種森林。
該島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多種動物棲息和多樣的生態被保存下來,
大約有1900種(亞種)植物,屋久島還擁有該地區唯一一處暖溫帶古代森林遺跡。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661) 姬路城 ◆ Himeji-jo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
其白色的外牆,也被稱為白鷺城(はくろじょう・しらさぎじょう)。
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姬路城也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熊本城、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
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
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攻略] (日本世界遺產:660) 法隆寺地域の仏教建造物 ◆ Buddhist Monuments in the Horyu-ji Area




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群)
這一遺產法隆寺的47棟建築物與法起寺的三重塔,總計有48個建築物
全部被指定國寶成為重要文化財產。
其中公元7世紀到8世紀中所建造的11棟建築物,
被譽為世界上現有最古老的木造建築。
特別的是法隆寺的金堂、五重塔、中門、
回廊有著佛教早期木造建築造建築的様式,
這些現在在中國和韓國都沒能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