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招提寺是被列在世界遺產古都奈良的文化財中的其中一個項目,
位於曾是奈良時代的首都,平成宮的南方。
是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親手興建的盛唐建築風格寺院。
第七天的整個早上,努力的繞了一圈平成宮跡後,
為了能夠參觀多一點景點,跳過了較冗長的部份,
遺構展示館和平成京歷史館的文物參觀。
但還是逛到很晚,13:30才繞到朱雀門,
終於能前進古都奈良文化財中,
另外一項世界遺產,唐招提寺。
平成宮跡 → 唐招提寺 → 藥師寺
從朱雀門外走往唐招提寺,需要步行2公里,
當我們看到第一個標示石碑時,不知不覺已走了25分鐘。
穿過川上的唐招提寺橋。
最靠川邊的側門沒有開,所以得繞往南大門。
其實這樣趕路真的很累,所以就先在川邊的椅子上休息片刻。
從這裡可以看到今天最後一個要去的世界遺產,藥師寺的東塔,
以及正在整修的建築物。
這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參觀世界遺產的建築,
已經漸漸習慣遇到這種不可避免且無預警的整修。
我們休息了10多分鐘後,又繼續沿著寺院的圍牆走,
最後來到唐招提寺的南大門前,此時已14:10。
本尊為盧舍那佛,這座寺院是由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
親手興建的盛唐建築風格寺院。
鑒真在754年東渡日本,來到平城京受到歡迎以後,
就在759年開始建造此寺,大約於770年完工。
其中被列為國寶的建築物,有8世紀建造的金堂和講堂。
其他國寶包括鼓樓、經藏、寶藏、乾漆盧舍那佛坐像,
和乾漆鑒眞和尚坐像。
[1.南大門]
南大門是1960年再建。
門旁就是受付所,料金500円。
一入內一旁就有看板,有境內圖之類的似的案內。
官網的圖比較清楚,且出門前預先標了號碼,就照著號碼參觀。
世界遺產紀念碑就在入門後的路旁。
[2.金堂]
被列為日本國寶,於759年寺院創建時所蓋,
是奈良時代建立的寺院金堂中,現在唯一留存的。
最近一次解體整修時間為2000年時,又稱平成的大修理。
建築風格屬於寄棟造、本瓦屋頂,屋頂用鴟尾裝飾。
原先西側的鴟尾是創建時的作品,東側的是鎌倉時代(1323年),
修補過後的作品,但因為在平成的大修理時發現損壞嚴重,
於是用別種方式保存,現在上面的是從那之後新裝上去的鴟尾。
金堂這座建築大小為正面七間,側面四間。
內部很大部分是須弥壇,上面擺放著佛像,中央就是本尊,
被列為日本國寶的盧舍那佛坐像,面向右邊是藥師如來立像,
左邊則是千手觀音立像的三體巨像。
本尊前左右有梵天・帝釈天立像、須弥壇的四角是四天王立。
堂內無法拍照,就透過賣店內買的書來回憶。
這座堂雖說歷經多次翻修,但至今仍保存著當時的樣貌。
成為這些年復原奈良時代建築物的重要範本。
本尊被列為日本國寶的乾漆盧舍那佛坐像,像高304.5公尺。
是奈良時代末期、8世紀後半的作品。
盧舍那佛是大乗戒律的經典『梵網経』之中的主尊。
佛像背載著光背,坐在蓮華座上。
東西側分別是藥師如來立像和千手觀音立像的三體巨像。
木心乾漆薬師如来立像,像高336.5公尺。
與廬舎那仏像的製造技法不同。
從1972年修理時發現左掌內側有三枚古錢,
推定約796年左右的作品。
木心乾漆千手観音立像,像高535.7公尺。
是奈良時代末期的作品。
千手観音像有40隻大手,含合掌有42隻大手。
小手有911隻,總計953隻,
是為了呈現接近1000隻手所呈現的樣貌。
木造梵天・帝釈天立像,像高186.2和188.2公尺,
是奈良時代末期到平安時代初期的作品。
木造四天王立像,像高185.0至188.5公尺,
是奈良時代末期到平安時代初期的作品。
金堂的西南側有一個歌碑。
[25.会津八一歌碑]
而鐘樓則是位於西北側。
[3.鐘楼]
東側則是國寶鼓樓。
[4.鼓楼]
位於金堂・講堂的東側小規模的2樓式的樓造建築物。
建築風格為入母屋造、本瓦屋頂。建於鎌倉時代1240年。
講堂位於金堂的北側。
[5.講堂]
被列為日本國寶,建築風格為入母屋造、本瓦屋頂。
建築物大小為正面9間、側面4間。
約760年左右,平城宮的東朝集殿移築過來並且改建,
是奈良時代唯一僅存的宮廷建築,非常珍貴。
堂內無法拍照,就透過賣店內買的書來回憶。
堂內安置了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本尊,弥勒如来坐像,
持国天、増長天立像。
講堂、金堂和鼓樓的東側是東室。
[8.東室]
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講堂的北側就是食堂,建物已經不在了。
[6.食堂跡]
位於食堂東側就是本願殿,殿前有一塊碑。
[10.芭蕉句碑]
[9.本願殿]
又名開山堂,以前是用來安置現在安置於御影堂的日本國寶「鑑真和上坐像」。
建築物是2013年再建的。
本願殿的北側有一條貫通東西的通道,我們先從通道往東走去。
在右手邊,看到一塊歌碑。
[11.北原白秋歌碑]
而左手邊就是御影堂、中興堂和地蔵堂。
這一區沒有開放,只能路過拍幾張照片。
[16.御影堂]
御影堂是重要文化財。內部收藏創寺者鑑真的肖像彫刻,
這尊像是被列為日本國寶,要是想一賭樣貌,
只能在開山忌前後的6月5日至7日才有公開。
建物是興福寺子院一乗院的遺構,建於1649年。
1964年時移築唐招提寺。
乾漆鑑真和上坐像,像高80.1公尺。推測約763年左右的作品,
是日本最古老的肖像彫刻。製法是脱活乾漆造。
障壁画是為了納奉鑑真像所繪,
是日本畫家東山魁夷,耗費10年所創作的作品。
我們只能透過買來的書欣賞這幾樣文物。
[24.地蔵堂、中興堂]
這區塊除了御影堂外,還有地蔵堂和中興堂。
地蔵堂內安置著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木造地蔵菩薩立像。
每年的地蔵盆(8月23・24日)期間才會公開。
而中興堂內安置著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木造大悲菩薩坐像。
普通是沒有公開的。
繼續順著指標往東側的鑑真和上御廟方向走去。
前往鑑真和上御廟,會先路過沒有公開,隱身於樹林中的三暁庵。
[17.三暁庵]
[18.鑑真和上御廟]
沒多遠就來到御廟的入口。
穿過長滿青苔的樹林。
樹林道的底端就是御廟。
出了御廟,就折返往西走,入過剛剛看到的御影堂、地蔵堂和中興堂入口,
對面就是訶梨帝母神社。
西北側就是本坊的位置,沒有開放。
[23.本坊]
對應東室的是西室,現在建築物已不存在。
[20.西室跡]
西北側的底端是醍醐井戸。
[22.醍醐井戸]
接著轉往南走,來到戒壇。
[19.戒壇]
戒壇是出家者正式成為僧人,並且舉行受戒儀式的場所。
戒壇院的建物在江戸時代末期,1848年被火燒燬。
現在存有3段的石壇。
當繞回金堂時,竟然下起大雨,明明早上天氣超好,
中午過後一路轉陰,只好跑去賣店買書,順便躲一下大雨。
雨小一點後,又走出來看東南側沒逛完的部份。
[7.礼堂]
礼堂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鼓楼東邊南北細長的建築物。
原本是僧房,是1283年改建的。建築形式是入母屋造、本瓦屋頂。
礼堂内安置著被列為重要文化財的清凉寺式釈迦如来立像和日供舎利塔。
透過買來的書可以看到這兩件文物的樣貌。
[12.経蔵][13.宝蔵]
経蔵、宝蔵,均被列為日本國寶,位於礼堂東側。
是奈良時代的校倉造倉庫。
経蔵是唐招提寺創建以前就有,由新田部親王邸的倉改造的,
而宝蔵推定是創寺時所建。
経蔵、宝蔵後側有個名為滄海的池。
[14.滄海]
而新宝蔵就位於滄海的東側。
[15.新宝蔵]
1970年完成用鋼筋水泥製成的收藏庫。
內部展示了,木造大日如来坐像,木造伝・薬師如来立像,
木造伝・衆宝王菩薩立像,木造伝・獅子吼菩薩立像,
木造如来形立像等良時代末期~平安時代前期的木造佛像。
至於東塔跡就沒在走過去看,畢竟已不存在,就往南大門走出寺院。
這樣快速晃了一圈整整花了一個小時,因為還想再逛一個世界遺產,藥師寺。
所以沒多作停留,但從這裡走往位於南方的藥師寺約步行600公尺,
門口有一班公車可以搭乘,但公車似乎沒有點不準時,就放棄步行過去,
因為在不快走過去,寺院關門可就糟糕了,畢竟冬天的景點總是特別早休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