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9

2016 香港.澳門 [景點] 鄭家大屋 - 澳門歷史城區(世界遺產)




鄭家大屋是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為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
與盧家大屋同屬嶺南風格民宅。
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面對就是亞婆井前地。
其建築融合中西特色,列入世界遺產。

鄭家大屋
約建於1881年,由鄭文瑞籌建,其子鄭觀應協助父親興建。
其後,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
在1894年,鄭觀應在此完成《盛世危言》,提出「富強救國」的思想;
1907年,鄭觀應完成了《盛世危言後編》。
1950年代的鄭家大屋曾分租,高峰期曾住了70多戶人,共300多人。

約在1990年,有發展商從鄭家後人收購了鄭家大屋的屋權。
自鄭家後人遷出後,曾被多戶佔據。當中不少文物亦成為賊人的目標,以致破敗不堪。
自1991年開始,澳葡政府已跟發展商談判收購鄭家大屋,可惜一直不成功。
經多次磋商後,澳門政府終於在2001年成功用「以地易地」的方式,
接收了鄭家大屋的業權。
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鄭家大屋的土地總面積為399平方米,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
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
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牆基則由花崗石築砌。
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
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
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

自澳門文化局於2001年接管鄭家大屋後,
便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宅進行修復工作。
但由於大宅長期失修、亦曾遭嚴重破壞與大量僭建,
這都增加了修葺難度。修復工程因應建築物的原有結構,
運用同類物料進行修復,盡可能恢復建築物昔日面貌。
鄭家大屋於2010年2月中已完成整體修葺工程,全面向公眾開放。


在亞婆前地的樹下稍作休息後,就步行至一旁的龍頭左巷,
如果沒事先用Google街景看,還真找不到入口。

我們還半信半疑的來到小巷內,看到世界遺產的立牌,果真沒錯。






鄭家大屋是收錄建築中較大且能入內參觀的,不用入場費,
除了星期三與公眾假期外,其他天都是10:00~18:00開放,最後入場17:30。


大屋內因為整理過,所以導覽指標也較多,是比較能待久一點的一處景點。


我們率先來到一處名為入口門樓的建築,這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
入口內部右側牆上設置了一個簡單的灰塑門官。
門官設置在澳門建築中很常見,其做法也反映主人的喜好和經濟狀況。
位於大堂巷七號的盧家大屋門官由精美的磚雕構成,
相反鄭家大屋這裡的門官則以簡樸為主,襯托建築恢弘大氣的格調。
這個門官共有十八個顏色層,也就是在歷史上它經歷了不下於十七次的翻新或修改。
除中式傳統建築做法外,入口空間上也受到一定的西方建築影響,
如假天花以及拱形門洞。
這種拱洞有別於傳統半圓拱的做法,但於澳門同時期建築中也是常見的形式。

而照壁前空間展現出中國傳統建築都講究風水,
入口前後一般會設有照壁或屏風來“擋煞”,或過渡,或轉折至主要空間。




斑剝的外牆,留有歷史痕跡。這裡是灰塑由多個不同故事和題材的灰塑組成,
包括鯉躍龍門、封侯、富貴吉祥及年年有餘等。
月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已被清拆,
在修復時,首先根據中式建築形制對其存在進行推斷,
繼而在兩側磚砌牆體內殘留的痕跡得到證實,
最後按照荒廢在旁的部分殘存石構件來進行重構。






穿過一個月門,大大展現出中式建築的風貌。






月門後是一條廊道,因鄭家父子都有官職,榮祿第是其宅第入口。
訪客前來拜訪主人時,都在前面的長長廊道下轎或下馬,
才步入榮祿第。而轎夫及隨從等都在外面等候,故此廊道又稱為轎道。
長長的轎道盡頭是大宅的二門。
右側是大花園,而左側是展示間。


參觀前可前去展示廳內看導覽影片和吹個電扇消消暑。
















走出展示間,我們來到內院。這是一作方形內院,入口有西式裝飾。
此規整的四方形內院由一條L形迴廊及兩座房屋的外牆圍合而成。
迴廊為兩層高,下層開敞,設中式月門及葫蘆窗洞,柱子則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礎;
上層設有連續的排窗,分兩層,其下為支摘式木百葉窗,其上則為固定的貝殼窗。
這樣的設計組合令此內院具有東南亞院落特色。










榮祿第是通往主房區的門道,前門共由八扇門組成,後門則是兩扇木門,
其門閂設於主房區一側。門廊空間闊落,檐口下掛有榮祿第牌匾,
說明此乃官宦之家。
廊道內掛有曾國荃題寫的崇德厚施牌匾,表彰鄭家樂善好施的行為。
目前這兩塊牌匾為修復時仿造,原件已由澳門博物館妥善保存,
為免風雨和蟲害進一步侵蝕。







榮祿第之後是一個廣大的院落,左側是大屋主建築,右側是復原的圍牆。


片通花園牆位於大屋的前院,是之後復元的。




院內有一口井是當時屋主的水源。




大屋主建築為兩座傳統廣東式住宅,即餘慶堂和積善堂。
二堂皆為兩進三間凹門斗的建築。
其中餘慶堂是鄭氏家族主屋,入口是傳統的廣東式凹門斗做法。






餘慶堂只有前後廳,並無如盧家大屋一樣的門廳。
兩廳之間設天井,以便通風採光,這是嶺南中式大屋的基本形態。
後廳不設門扇,直接向天井敞開。前廳為生活空間,設活動門扇,
可因應功能需要而拆卸,靈活處理。
從修復後的廳內狀況可知,這些門扇及掛落曾作貼金裝飾,
反映了鄭家當時的經濟實力。
廳堂設有假天花,上有澳門常見的疏氣孔,
而天花上的西式灰塑花飾則體現了此建築中西文化結合的特徵。














餘慶堂大廳用抬樑式木架與兩側承重山牆的混合結構構築,
因而空間寬敞。於二樓採用樑架結構的做法在本地以至廣東一帶都是罕見的。
樓板為滿鋪木樑結構,面鋪兩層黏土大階磚,也是本澳少見。
此廳為餘慶堂的主廳,開設寬大的落地窗戶,昔日可盡攬內港風光。

大廳前後牆頭上都有彩繪。前部的壁畫為大屋原有,昔日牆身曾被木板封堵,
彩繪被遮盖,木釘更破壞了部分彩繪,經長時間的清潔、除污及加固處理,才得以保存。












餘慶堂二樓後廳,長案後有一幅由十二扇屏風組成的折線形壽屏,
其雕刻工藝在鄭家大屋現存木雕裝飾中最為講究。














積善堂二樓大廳為鄭觀應之弟所建,其廳堂比餘慶堂大廳小,
兩側為房間。據說鄭家有後人一直居住在此,
負責大屋收租及管理事務。房內設有一個很隱蔽的閣樓,
可見大屋設計也考慮一些特殊的安全需要。












積善堂一樓,建築格局和第一座主建築類似,都是二進三間,但裝飾較少。














大宅前地,穿過二門,為一片廣闊院落,左側排列鄭家大屋的主建築,
右側是新近復原的瓦花圍牆。院落正中設石板櫈,
供鄭家族人休憇之用,由此可見此乃鄭氏族人主要的室外活動空間。
瓦花圍牆的存在和倒塌,是根據五十年代曾居於此的住客回憶確立的,
由於沒有留下任何照片、圖紙或文字記錄,在推敲圍牆的形式時,
僅能從住客模糊的童年記憶中得到線索,
然後才發現圍牆左端塌剩的局部牆體上留有瓦花的堆砌灰痕,
同時參考大屋內其他圍牆的造法,才慢慢確立現在重建後的式樣。
此外,根據原住客提供的一張六十年代照片,
證實目前院落內的桑樹並非大屋原有樹木,應是後來種植的。




日月光華這座建築據說是由鄭觀應所建,昔日規模應更大,
其範圍包括現已建成新廈的後花園地段。








除了屋內設計的天井外,建築物之間都有棟距,這些設計都為了要通風良好,
因為澳門靠海,夏天又濕又悶又熱。






最後走回展示廳吹個電扇,休息片刻後,又走往漏逛的文昌廳。
文昌廳現在作為販賣店所用。

而原本主要為鄭氏族人讀書的所在,廳堂外廊設圓形月門通向大花園。
亭外就是大花園,昔日模樣已不得而知,但在清理花園時,
發現其鋪地為不規則的小麻石,與澳門早期街道的石仔路鋪地類同,
因而據此復原。這種石仔路濫觴於古羅馬,一直是歐洲的典型馬路鋪地,
在舊時的澳門,這種鋪地不只用於馬路,
一些住宅建築的內部空地也使用,鄭家大屋的這塊花園曠地應是一例。








雖然修復的工法較為粗糙,但仍能看出澳門政府想保留這棟建築的強烈意志,
可見這棟建築是多麼具有重要性在澳門近代的文化變遷上的代表。
然而雖然鄭家大屋是棟中式建築,也充分透露出當時西方文化滲透入澳門的樣貌,
是這一系列世界遺產登錄項目中,數一數二重要的建築物。

逛完鄭家大屋後,我們接著步行約300公尺前往另外2個登錄項目,
聖老楞佐堂和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官網: http://www.wh.mo/mandarinhouse/c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